Gartner专门为考虑放弃虚拟巨头的用户发布了同类方案评级指南,其中Nutanix位列榜首。
数据管理供应商Veeam刚刚发布了针对开源VMware替代方案Proxmox的软件版本,同时开发出一套原型工具来顶替另一款虚拟化平台,即基于Xen Server的分叉XCP-NG。
关于该原型方案的消息已经出现在Veeam的官方论坛之上。本月早些时候,法国公司Vates的CEO兼联合创始人Oliver Lambert曾询问Veeam方面是否考虑支持XCP-NG平台。顺带一提,Vates也是XCP-NG背后一股主要的推动力量。
10月7日,Veeam公司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Anton Gostev回应称,该开发者还没有考虑支持XCP-NG,理由是“目前的业务侧重点尚不在此,另有其他地方需要投入研发资源。”
但到了10月23日,在多篇帖子陆续表达了对XCP-NG的关注和支持之后,Gostev闪电回归,表示“几周前”他已经要求团队开发一套原型。而就在上周,该原型方案已经被摆上了他的办公桌。
Gostev写道,“团队向我展示了一套基于Veeam 12.2版本且功能完备的XCP-NG备份与恢复原型。”他称赞XCP-NG的开发人员在API方面做得“非常出色”,得到了“直接参与我们Proxmox集成开发的工作人员”的广泛好评。
当然,这还远不足以证明Veeam即将支持XCP-NG。但他们显然已经对此表现出了兴趣。也许是考虑到博通方面的许可变更导致不少VMware用户开始抱怨价格大幅上涨,XCP-NG平台开始市场上引发更多关注。
这些变化还促使分析咨询公司Gartner于10月14日发布了一份题为《VMware五大替代方案》的文件,其开头如下:
博通对VMware的收购扰乱了一众数据中心市场,人们普遍担心成本将因此大幅上涨,而这种担心显然有其合理性。
Gartner在文章中给出的五大替代方案分别是:
其中Nutanix位列榜首,因为在Gartner技术专家团队研究副总裁Paul Delory看来,其产品与VMware的Cloud Foundation(VCF)套件在功能上高度匹配,同时提供一流的用户界面和“拔群的迁移工具”。但文章也提醒考虑选择的迁移用户称,Nutanix的使用成本可能并不比VCF更低。
同样的警告也适用于将VMware基础设施迁移至公有云IaaS,但Delory认为具体情况“需要经过分析才能确定”,毕竟将一切工作负载从本地迁移到云端,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对运营成本进行精打细算的严肃工作。
他写道,“如果事实证明直接向公有云迁移成本更低,大家也完全不必感到惊讶。唯一受到打击的恐怕只有VMware管理员了,因为这可能证明IaaS不仅是个可行的选项,更将是广大用户的最佳选择。”
Delory对于Azure Stack HCI也给予了高度评价,称其为“一种新的、颠覆性的本地基础设施模型,其模糊了HCI和分布式云环境之间的边界,方案中有着诸多值得称道的细节。”
但直到不久之前,“微软对于这款产品的态度还很矛盾”,因为其明显更偏爱Azure,因此将AzureStack视为“工作负载在面临某些限制而无法迁移至Azure时的后备方案”。
好在微软的态度在2024年有所改变,但这款产品在某些VMware应用场景下仍未得到大规模验证,而且配套的存储工具也功能偏弱。
微软家的Hyper-V之所以能够登上榜单,则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众多VMware用户选择的替代方案。换言之,不少使用者只需要一款独立的虚拟机管理程序,而并不想要博通现在打包销售的VMware捆绑包。
Delory在文章中写道,“很难想象有哪家企业的IT部门还没有使用Windows Server许可证,这意味着无需支付额外成本即可获取Hyper-V工具。”但他同时补充称,该产品“在技术力或者用户体验方面始终无法与VMware相匹敌”,因此管理难度更大。
文章同时警告各位VMware用户,红帽的OpenShift Virtualization“可能会让熟悉vSphere的管理员们感到陌生,而且学习曲线相当陡峭”。这是因为该产品建立在OpenShift和Kubernetes基础之上——“传统VMware管理员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操作”。
Delory还提到,红帽方案需要大量手动管理操作、缺少迁移工具而且性能管理工具也比较“笨拙”。
这位分析师认为,红帽产品更适合那些需要同时运行虚拟机和容器集群的用户受众。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RRAM芯片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系统,通过将低精度模拟运算与迭代优化结合,突破了模拟计算的精度瓶颈。该系统在大规模MIMO通信测试中仅需2-3次迭代就达到数字处理器性能,吞吐量和能效分别提升10倍和3-5倍,为后摩尔时代计算架构提供了新方向。
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,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,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。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,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,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。
谷歌宣布已将约3万个生产软件包移植到Arm架构,计划全面转换以便在自研Axion芯片和x86处理器上运行工作负载。YouTube、Gmail和BigQuery等服务已在x86和Axion Arm CPU上运行。谷歌开发了名为CogniPort的AI工具协助迁移,成功率约30%。公司声称Axion服务器相比x86实例具有65%的性价比优势和60%的能效提升。
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,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。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,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,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.2%,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.0%和3.3%。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。